“扫一扫”
CBF

议事


发布时间:2011-11-25 11:45:09    来源于:CBF聚焦网

摘要:

收入分配改革对民富有深远意义
据中新网2010年12月12日报道,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明年中国经济的六大任务,其中最引人关注的是“要研究制定收入分配改革方案,努力扭转收入差距扩大趋势,积极推进财税、金融、投资体制和资源环境等领域改革,深化集体林权制度和国有企业改革”。
评论:这意味着中国战略部署从调整收入分配发力,吹响深水区改革攻坚战的号角,这将对中国摆脱“中等收入陷阱”,推动中国由“国富”向“民富”的战略性调整具有深远意义。
智障包身工:文明社会的羞辱
据《京华时报》2010年12月14日报道,新疆吐鲁番地区托克逊县有一家佳尔思绿色建材化工厂,10多名工人(其中8人为智障者)三四年来在这里遭到非人待遇。周边邻居向媒体反映,这家工厂的工人逃跑就遭毒打,干活如牛如马,吃饭与狗同锅,还领不到工钱。据调查,这些智障工人都来自四川渠县一家“乞丐收养所”。
评论:山西黑砖窑的耻痛犹在,新疆包身工又“死灰复燃”,曾经轰轰烈烈的运动式监管,早已宣告“破产”。包工头的残忍、贪婪,当然是罪恶起点,把智障者视为压榨工具,完全泯灭人性。但这不是一个人的罪恶。在多年使用智障包身工的利益链上,公安、劳动监察、民政等监管部门,难道不是或贪婪或麻木或渎职或冷漠的“帮凶”吗?
130万份嘲讽
据报道,2010年12月5日进行的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再次创下历年“国考”峰值。共有130.5万人通过资格审查,竞争比例为82:1。其中,国家能源局“能源节约和科技装备司”一职以4961:1的竞争比例高居热门职位榜首。
评论:一个为公共事务服务的群体,成了最令人艳羡的利益集团。傍公权力谋私的普遍性,不仅路人皆知,且令求职者千方百计跻身其中。这130万份报考申请,是对分配制度不公的130万份嘲讽。
“回忆式听证”是阉割民意
据《京华时报》报道,2010年12月12日,兰州市政府回应天然气供热价格未经听证涨价30%事件时称,2008年兰州市召开听证会,供热价格一体上调到了每平方米4.2元,现在的新价格其实是对2008年听证后天然气供热价格的执行。
评论:价格听证会早已沦为一些权力部门的涨价彩排,失去民众信任而蜕变成一种摆设。兰州的“回忆式听证”,即是听证制度形象降低和公信力消退的一个明证。听证会异化的背后,是对听证功能和价值的阉割,是对民意的操纵。
300亿建高楼,让一部分人先“腾飞”
据《重庆晚报》报道,总投资超过300亿元,武汉市规模最大的现代服务业综合体——武汉绿地国际金融城暨绿地中心2010年12月8日正式动工兴建,其核心部位将建一栋606米的超高层综合体建筑,这也是仅次于迪拜塔(800米)和上海中心(632米)的全球第三高楼。
评论:中国在摩天楼的攀高竞逐方面,可谓后来居上,将世界前十高楼的排名不断重新排序。高楼情结里体现的,不只是形象面子的攀比。300亿投资,既增加GDP,又增加了一部分人中饱私囊的机会。它代表的是有关领导的政绩新高度,是开发商富有与快活的未来。
被公权力绑架的“感动”
据《山东商报》2010年12月10日报道,江西宜春市宜春学院发布通知称,市委宣传部要求师生员工为该市三位入选央视“感动中国”候选人刷票,要求“每张票不得超过10位候选人,其中必须包括王茂华、谭良才和曾凯”。
评论:宜春市动用行政权力,接管公众自主投票的权利,属于公权力介入与其职责范围无关的社会活动,而强奸民意的典型。滥用公权的行为,不仅破坏了评选活动的公正性,也玷污了几位参选者原本高尚的行为。这一现象,同时使得全能主义政府一览无余。为了更多扩大城市“影响力”的机会,为了形象政绩工程,城市管理者的“创造力”可谓无所不用其极。
恃权张狂的“索命”
据《瞭望东方周刊》报道,2010年12月8日,一记者在辽宁葫芦岛市建昌县政法委办公室拍到有人打牌,当地政法委副书记钟继祥遂带领3个干部冲进来说“给我好好查”,其中1人将记者相机“拿走”。有记者就此给钟打电话求证,却称遭对方威胁:“你要过来,小心你的小命”。
评论:这句当事官员口中的“吵架中的气话”,恰恰是他平日恃权张狂的“真情流露”。“小心你的小命”,再次让人领略了权力的张狂与傲慢。如果官员权力得不到有效制约,在权力“荷尔蒙”刺激之下,权欲极度膨胀的官员真的干出“索命”之事,也不会是什么意外的事情。
公众为何宁信小学生不信政府
据报道,北京市小学生张皓调查发现“蘑菇被漂白”。此后,北京官方发布“食用菌合格率为97.73%”的市场抽检结果,又有媒体引述称北京市工商局等“不相信小学生的实验结果”、“不具科学性”。不幸的是,在网站趁热打铁发起的信任投票中,“小学生”获得了比“工商局”多得多的信任票。
评论:公众宁信小学生不信政府,不是说他们认为小学生的检测多么科学专业,而是认为其没有私利之心,更加公正可信。相反,毒奶粉事件、疫苗事件、血铅超标事件……等等,“相关部门”为了部门利益,而在行政理念和行政行为上失范失信的事情还少吗?这是民众一再“很受伤”之后做出的理性而无奈的选择,也昭示着“相关部门”的公信力到了急需拯救的地步。

 

(责任编辑:CBF聚焦网)

近期热门资讯:

中国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