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CBF

中国海外投资政治风险凸显


发布时间:2011-10-18 22:59:36    来源于:历河伯

摘要:

战争内乱等政治风险正成为影响中国海外资产安全的一大风险。
当中国大陆还沉浸在传统节日春节的喜庆气氛中时,远在北非利比亚的3.6万中国侨民却由于利国内政局的不断恶化,面临中国政府紧急启动的自冷战以来最大规模撤侨行动。但这一规模空前、耗资不菲的海陆空一体撤离侨民还只是中国在利比亚政治动荡中遭遇重大冲击的冰山一角。

 37,商务部长陈德铭公开表示,“中国官方在利比亚没有投资,但75个中国企业在利比亚有50个工程承包项目,涉及金额188亿美元。 ”截止目前,已经有13家央企在利比亚的投资项目暂停,其中,仅中国中冶、中国建筑、中国铁建、葛洲坝四家企业涉及项目总金额就超过410亿元。

 事实上,从今年年初开始,在蔓延至整个中东及北非地区的政治动荡中,中资企业在所有发生骚乱的国家都遭到了冲击。而最近爆发的利比亚内战,中资企业更成为受到冲击最大的外资企业之一。较之于管理模式差异、股权纠纷、文化冲突等的经济文化风险,战争内乱等政治风险正成为影响中国海外资产安全的另一大风险。

 中国模式政治风险大

近年来,中国作为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利用在亚非拉国家的巨大影响力,通过政府主导的国有企业在该地区进行了数额巨大的石油、钢铁、铁路等能源和基建投资。由于这些行业都属于所在国的经济命脉,事关国家经济安全,为了进入这些战略性行业,中国与当政者建立了比较亲密的联系。

 这种“官官联合”的模式,在获得投资国政府大力支持进入的同时,亦将自己暴露在了更大的政治风险下。尤其是在亚非拉国家,政府并非能够控制一切,一旦出现政治动荡,特别是反对势力的崛起,中国企业便不得不重新面临调整,部分投资甚至付之东流。新华社报道指出,中国企业浓厚的政商结盟传统,使其在投资地所在国政治势力发生变化时,很容易招来新起势力的仇视。

 国资委副主任邵宁亦曾直言不讳,中国企业在海外投资很多是在社会风险、政治风险很大的区域。但这似乎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事情。

 商务部研究院副研究员梅新育指出,在可预见的未来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仍将出现较大幅度增长,包括能源在内的资源开发仍将是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重点领域。而作为国际自然资源开发领域的后来者,中国只能在多数尚处于政治局势变数较大的发展中国家获得海外资源。

 资源开发行业恰恰又是包括战争风险在内的各类政治风险最为突出的行业。因为,代表财富的自然资源本身就是引发暴力争端的根源,自然资源换取的金钱又能支持武装冲突各方向外界采购武器、给养,从而将战争持久进行下去。在西亚的伊拉克、非洲的苏丹、民主刚果、尼日利亚以及昔日的安哥拉等国都是这种现象。

 能否向利比亚政府索赔?

此次利比亚战乱,遭受重大损失的中国企业及投资者能否向当地政府索赔?

 从利比亚国内立法来看,该国于1997年颁布的《鼓励外国资本投资法》,虽然规定了外资进入的各项条件、程序、权利,以及相应的保障和保护,但并未就政府的赔偿事宜作出规定。因此,外国投资者很难依据这一现行法律提出索赔。

 从国际条约来看,目前涉及国际投资索赔的多边条约主要是《解决国家与他国国民间投资争端公约》(下称“ICSID公约”)。但适用其解决纠纷的前提条件是,东道国及投资来源国是ICSID公约的缔约国。中国已于199317正式加入该公约,然而利比亚至今尚未成为缔约国。所以,通过ICSID解决中国企业与利比亚政府的纠纷也将难以实现。

 而从两国间的双边条约来看,能否保护中方企业的权益,为索赔提供依据,尚待进一步明确。相反,中资企业却成为了追索对象。据报道,利比亚撒哈拉银行已向葛洲坝集团、中国水利水电建设集团等公司,针对其不能按照出具的合同履行或按约施工而提出索赔。

 有鉴于此,专家指出,部分在利比亚的中资企业向中国目前惟一专门承办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险业务的国有独资保险公司——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下称“中信保”)主张保险的理赔成为寻求赔付的主要方法。

 200112月成立 中信保,其资本来源为国家出口信用保险基金,主要承保海外投资中涉及到的,包括征收、汇兑限制、战争及政治暴乱、政府违约等的政治风险。据悉,中信保已经向葛洲坝等公司支付利比亚工程承包项目信用保险赔款逾2亿元。但未来单纯依靠本国出口信用保险化解相关投资风险显然不能满足需求。

 借鉴国际上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在扩大非商业风险担保方面,中国可以加大与多边投资担保机构MIGA的合作。MIGA是世界银行集团内一个专门向外国投资者提供包括东道国战争和内乱等非商业性风险的担保机构,中国是该机构的第六大股东。

 淡化海外投资政治色彩

中国国有企业的海外投资,一直被西方一些国家认为是中国政府控制和所为,“用来锁定全球资源、实现能源外交的手段”,“有背市场机制和公平原则”。因此,对中资企业进入一些具有战略意义的投资项目,如,通讯、能源、基础设施高度敏感。从中海油并购优尼科受阻、中铝控股力拓失败、鞍钢在美国建厂受阻……可见一斑。

 20079月,中国成立主权财富基金——中投公司,主司海外投资的市场化运作。但其随后大约以670亿美元的价格从国家外汇管理局手中收购非经营性的汇金公司,成为一个混合型投资者后,海外股东普遍认为是其被“政治化”象征。

 对此,新加坡《联合早报》曾撰文指出,作为世界两大发展中国家,印度在海外投资方面之所以优于中国,除了两国海外投资地区、行业的不同外,更主要还在于海外投资的资金来源不同。据统计,印度的海外投资主要是以私人企业为主,而中国海外投资则绝大部分来自央企,包括国有企业、国家控股企业,民营企业仅占15%,这导致了中国企业的海外投资活动政治阻力增加。

为此,有迹象表明,中投与其子公司汇金的分立工作,在分管金融的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的公开支持下,可能已经悄然展开。据了解,为建行海外业务立下战功的原建行副行长范一飞已经被中投任命为副总经理,而拥有丰富商业银行管理经验的原副行长彭纯则被汇金任命为新一任总经理。

 分析指出,中投和汇金分立可能借鉴了新加坡的做法。新加坡设有侧重点不同的两大国家主权财富基金——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GIC)和淡马锡。GIC负责海外组合投资,淡马锡则主要负责战略性和政策性投资。分立后,类似新加坡的GIC,中投将强化其市场化运营而降低在海外投资中遇到的政治阻力。

 

(责任编辑:历河伯)

近期热门资讯:

中国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