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CBF

赵自林:10年内 中国高端放疗设备的技术和应用必定超越国际品牌


发布时间:2021-08-16 15:03:48    来源于:中国医疗聚焦

摘要:医学装备应该说是健康大产业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朝阳产业。它不受政治影响,也不 受经济下行压力的影响,越是经济不好的时间,医疗的收入是比较高的,包括医疗费用都 是在增长的。

赵自林理事长:

中国医学装备协会理事长,曾任原卫生部规财司司长

20157月当选中国医学装备协会第六届理事会理事长

中国医学装备协会是经国家民政部批准成立登记的国家一级行业协会,近年来在优秀国产医疗设备遴选、全国医疗器械采购平台建设、医疗器械行业数据及研究报告、IHE中国活动等做出了卓有成效的工作。

 

近年来,全球医疗器械行业保持着快速稳定的增长,平均增幅达4%左右,高于同期国民经济增长速度。

经过多年的持续高速发展,中国医疗器械产业已初步建成了专业门类齐全、产业链条完善、产业基础雄厚的产业体系,成为中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医疗机构家底儿渐丰厚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经历了一段缺医少药的历史时期,各级医疗机构在医疗器械方面也 十分“清贫”。

“直到上世纪80年代,我国县级医院配置的医疗器械,仍停留在X线机、生化分析仪、 黑白超声仪的‘三大件’时代,基本都是检査设备,而且检査手段非常有限。80年代末,城市大医院才开始逐渐装备CT等医疗器械。”中国医学装备协会理事长,原卫生部规财司司长赵自林介绍,改革开放后,我国医疗机构配置的各式装备才真正逐渐丰富起来。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中国的医学装备水平有了质的飞跃。“检査检验设备有了 PET-CT、核磁共振,医用耗材有了心脏支架、人工关节,治疗设备有了手术机器人、重离子 加速器,几乎目前世界上所有的高精尖医疗设备我国都已装备。”赵自林说,无论是大型三甲医院还是乡镇卫生院,中国各层级医疗机构医疗器械的配置水平普遍提高,与改革开放前 已不可同日而语。“这与国家对医疗卫生事业投入的增加,与人民群众对高质量医疗服务需 求的提高密不可分。”

打破进口垄断

中国医院最早配置的现代医疗器械,几乎全部是进口的国外产品,这与当时中国落后的社会发展阶段和薄弱的工业基础密不可分。上世纪50年代一60年代,正值国际医疗器械产 业发展的黄金时期,但此时仍处于成立初期的新中国,工业羸弱、国力有限,对科研力量、 制造工艺都有较高要求的医疗器械产业发展尤为落后。

医疗器械产业积贫积弱的状况,在改革开放后很快得到改观。比如,1991年,在中国改革开放前沿的广东省深圳市,成立了一家高科技医疗设备制造公司迈瑞医疗。迈瑞人从拆解进口检验仪器,用国产零部件组装仿制开始,艰难地摸索前行。如今,迈瑞医疗的产品已涵盖生命信息与支持、临床检验及试剂、数字超声等各大领域,远销全球19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入了大量全球顶尖医院与研究机构的核心科室。1997年,首台中国产CT在东软下线;1999年,首台中国产CT亮相北美放射协会年会以来,如今,东软医疗的放射影像产品已覆盖全球110余个国家。2016年上海联影医学影像产品开始上市,现在部分产品技术已经赶上甚至超过世界最先进的技术。

“国产医疗设备的发展成熟,打破了进口产品的垄断。原来需要花费百万元的超声仪, 现在只需要20多万元;原来大约2000万元的PET-CT,现在只要1000万元左右。”赵自林表示,中国生产的低中端医疗设备,性能和品质已与进口产品没有差别,甚至某些方面的表 现优于进口产品,这已基本成为业内共识;在高端设备领域,也有诸多产品正在使用中接受 临床检验;“这为满足人民群众医疗服务需求、降低医疗费用负担发挥了重要作用。”

不断赶超

随着放疗技术的普及,多重要素交迭带动市场需求迅猛增长,高端医疗器械正在加强国 产化替代,迈入百舸争流,千帆竞发的新时期。

赵自林预测:在810年内,中国高端放疗设备的技术和应用,必定超越国际品牌。一系列的政策加持,也释放出国家层面鼓励放疗设备国产化的主流趋势:《“健康中国2030 规划纲要》提出,未来15年,将深化医疗器械流通体制改革、强化医疗器械安全监管、加强高端医疗器械创新能力建设、推进医疗器械国产化;而社会办医疗机构乙类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许可,改审批为备案,对放疗设备的普及带来重大利好。

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中国国产医疗器械产业从白手起家,逐渐发展到走向国际。在此过程中,人民群众也享受到了越来越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责任编辑:万仞)

近期热门资讯:

中国诗人